加入RUN!PC粉絲團
最近新增的精選文章
 
最多人點閱的精選文章
 
 
精選文章 - 網管資安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aceBook
 
整合型處理器、SATA3、USB 3.0時代來臨
主流PC平台改朝換代
文/何信達 2010/6/8 下午 06:50:29

對於把手邊工作主要放置在隨身硬碟中的朋友來說, USB 3.0可以提高相當多的效能,的確是值得儘快升級的 規格,而目前SA TA3對效能提昇則有限,並不用急著升 級。而在處理器的部份,Intel新一代的Core i3/i5系列的桌 上型處理器很可能是企業會選擇導入的桌面系統,尤其如 果需要vPro功能,採購標的更會直接指向Core i5加上Q57 晶片組的組合。

Core 2處理器、SATA2介面、USB 2.0已經站上主流一 段時間,現在他們全部都可以功成身退了。接替新一代主 流PC規格的Core i3/i5處理器、SATA3介面、USB 3.0究竟能 有多少效能表現來滿足越來越大量的資料處理能力?


▲ 整合顯示功能的Clarkdale。


Clarkdale化身Core i3/i5
帶來足為主流的效能

產品線涵蓋Core i3、Core i5型號的Clarkdale處理器已經 上市,由於該處理器內建了顯示功能,對於不需要特別優 異的3D效能的非遊戲玩家或是原本就以內建顯卡為考量的 人來說這是一款可以特別留意的系列。而這些處理器在晶 片組的搭配上則是Intel 5系列的晶片組,包括P55、H55、 H57、Q57,依照支援功能的不同,不想再買獨立顯卡的人 以選擇H55、H57、Q57,其支援PAVP(Protect Audio Video Path) 1.5;若需要新一代vPro功能的則以Q57為主。


▲ 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家族。

上市前代號為Clarkdale的Core i處理器,目前已經發表 的Core i5有670、661、660、650以及Core i3的540、530, 在主要的規格上,此一系列清一色採用雙核心設計、具備 HT功能也具備顯示功能。讀者對這些處理器如何分及可能 會有一些疑惑,我們整理如下。


i3與i5的分別

Core i3與Core i5最大的分野,則是在進階功能上面 少了很多,但在一般應用下這些進階功能都不是必須,像 是Core i3沒有Turbo Boost、沒有VT-d、沒有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沒有新的AES指令集等。Clarkdale的Core i3、Core i5皆為1156腳位,要留意的是45nm的 Lynnfield一樣是1156腳位,因此你在選用時一 定得注意到同樣是Core i5處理器,卻不一定 有內建顯示的功能(在Core i3的部分則皆為 Clarkdale處理器,具有內建顯示功能)。另外 在vPro的搭配上,則比需採用Core i5或i7,Core i3並不支援vPro。


▲ 如果要採用Intel vPro技術,那麼至少要採用Core i5處理器以上。


i5-6系列與i5-7系列的分別

Core i5處理器是以Core i5-6xx系列與Core i5-7xx系列做出分別,Core i5-7xx系列也就是 先前發表採用45nm製程的處理器,主要的差 別在於四核心、8MB快取、無HT的設計。需要 實際上有較好效能者,較大的快取會帶來明顯 的效能提升。除此之外Core-i5與Core-i7在進階 功能上差異不算大。


i5-6系列不同型號的分別

如果以處理器進階功能來比較,i5-650、 i5-660以及i5-670這三款處理器是最令人注意的,因為他支援所有進階功能,包括TBT、 HT、VT-x、VT-d、TXT、AES等。如果你會 使用到這些功能,那麼這三顆可能是首選。 其次是i5-661,他去掉了VT-d以及TXT的功 能。i5-650、i5-660以及i5-670的每千顆單價 分別為176、196與284美元,這三款規格除了 核心時脈不同,其餘都一樣。i5-661則與i5- 660同價位,不過他在繪圖部分的時脈提高到 900MHz,也讓整顆處理器的TDP提升到87W (其餘的為733MHz、73W),但這似乎沒有 影響到i5-661的Turbo Boost幅度,仍可和i5- 660一樣提昇時脈到3.6GHz。

你可以發現雙核心Clarkdale處理器的Turbo Boost能力比起先前四核心處理器差了很多, 之前i7-870甚至於可以到5bin(133MHzx5), 而Clarkdale處理器因為只有雙核心,受到最大 TDP的限制大部分只有2bin。

在行情部分,我們也發現Core 2處理器 已經悄悄的退出報價單的行列中。在LGA775 的處理器部分只剩下3000元以下的Pentium和 Celeron,3000元以上的的處理器皆已經由Core i3/i5/i7接手,這比我們預期的改朝換代速度快 很多。以企業應用的Intel Core vPro來考量,由 於Core i3並未支援vPro功能,因此最起跳規格 便是i5-650搭配Q57主機板。


▲ Core i5/i3處理器重要規格與售價列表。


i5-661與i5-750效能比較(Clarkdale vs Lynnfield)

i5-661和i5-750在定價上相當接近,我 們用其作為對照組提供比較參考。首先是在 Windows 7內建的WEI評分,在我們的平台下i5- 750獲得所有的領先,尤其在記憶體上有最大 的差別。而在繪圖方面,作為對照比較的是微 星R4770顯示卡,售價約在3800元左右。

在PassMark PerformanceTest下得到的數字 跟WEI並不相同,i5-750的處理器效能高約 37%,但我們可以發覺的是,搭配獨立顯示卡 的i5-750顯然在3D方面有大幅的領先,但在一 般2D的表現上並不一定輸給獨立顯卡。

在基本工作時脈上,i5-661的工作頻率 為3.33 GHz、i5-750則為2.66 GHz,但由於i5- 750具有雙倍的核心以及快取,因此在處理器 上效能都比i5-661來得強,這樣的測試結果從 WEI和PassMark PerformanceTest都是一樣的。如 果以7-Zip壓縮/解壓縮的效能來看,i5-750則 比i5-661快上約1.3倍。

整體而言,採用i5-750的系統會比i5-661 快。但我們還是要特別強調,採用不同的測試 軟體會有不同的測試結果本屬於正常,進行這 些測試只是要讓讀者有概觀性的瞭解,尤其是 在Intel新一代處理器內建顯示效能上,他將是 不需3D功能者滿意的選擇。


▲ i5-661與i5-750在Windows 7 x64下的WEI與7-zip效能比較表


▲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比較。


這是一個傳輸的年代
SATA3與USB3.0

就在Intel發佈整合繪圖晶片的處理器同 時,兩項個人電腦上的規格也同時來臨,分別是USB 3.0與SATA3。我們都知道處理器其實 跑得很快很快,個人電腦的瓶頸幾乎就是在這 些大量資料的複製移動上,此兩項規格的進步 尤其重要。以下我們在相關效能測試時,以同 時提供USB 3.0以及SATA3的ASUS P7H57D-V EVO主機板來說明。


SATA3 6Gb/s

由於SATA3也是新規格,目前在主機板 上的晶片組並不支援,ASUS P7H57D-V EVO主 機板是透過Marvell 88SE9123控制晶片來提供 額外的SATA3支援。Marvell的控制晶片也能夠 向下相容於SATA2的介面,另一方面,根據我 們實測SATA2的結果,不論將SATA2硬碟接在 Marvell SATA3 Port或Intel的SATA2 Port介面上, 效能差異都相當小,因此這邊的測試都會以 Marvell提供的SATA Port進行(除了同時作為系 統的Intel X25-M以外)。


▲ Marvell 88SE9123控制晶片提供SATA3支援。


▲ SATA規格理論速度比較規格速度。

令人期待的SATA3在理論數字下傳輸效 能會是SATA2的兩倍,但是實際測試的結果似 乎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CrystalDiskMark測試 結果,以支援SATA3的Seagate Barracuda XT來 看,接在SATA2埠和接在SATA3埠上效能差異 很小,AHCI模式下最高可以僅提升6%、在IDE 模式下最多僅提高12%。

而實際複製6.98GB的虛擬機器VHD檔案 時,SATA3的組合可以得到126.28MB/s的傳輸 率,比連接在SATA2提高2%左右的效能,時間 約只差一秒左右。

我們也測試了將SATA3硬碟安裝為系統 碟,但從WEI數據並看不到任何的改善;在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中,Disk Mark分數則 可以提昇10%。

這樣的測試結果也許代表著你不用急著追 求最新規格了,但對於要求高效能傳輸的人來 說,或許會轉向以SATA2的SSD來取得更高的 效能,這樣的測試也讓我們發現威剛N002 SSD 的優異之處,與Intel X25-M相較,Intel X25-M 有最高的讀取效能,但威剛N002 SSD則有最高 的寫入效能以及稍次於X25-M的讀取效能。

根據編輯部測試的結果,這的確是可行 的——換SATA3還不如換SATA2的SSD有更大 效能。不過我們測試的威剛N002最新的SSD是 目前效能超越Intel X25-M的產品,但其價格尚 未發佈(想必不便宜),畢竟SSD同樣也有效 能不同的分野,依照應用的不同來配置這些儲 存裝置才是最好的作法。


▲ SATA2/SATA3/SSD的CrystalDiskMark效能比較


▲ 複製6.98GB VHD檔時間與傳輸率


USB 3.0——7GB資料只要1分鐘


▲ NEC D720200F1 USB 3.0控制晶片。

USB 3.0也稱為「SuperSpeed USB」,該規格主要由Intel、HP、 Microsoft、NEC、ST-Ericsson以及TI,理論速度 可以比稱為Hi-Speed USB的USB 2.0快上10倍, 目前也已經有對應的USB 3.0周邊上市。目前 主機端的控制晶片清一色為NEC,設備端則有 Fujistu、LucidPort及ASMedia可提供解決方案。 USB 3.0的接頭分為幾種形態:
1.標準A接頭(Standard-A)
2.標準B接頭(Standard-B)
3.微型B接頭(Micro-B)


▲ USB 3.0標準A接頭(Standard-A)長相與一般USB類似,接孔規範為藍色。


▲ USB 3.0標準B接頭(Standard-B)。


▲ USB 3.0微型B接頭(Micro-B)。

所有的接頭都已經經過重新的設計,因 此USB 2.0的線材已經不適用於USB 3.0的設備 上,不過USB 3.0有向下相容的能力,你可以 把USB 3.0.標準A接頭插在電腦上的USB 2.0埠 同樣可以使用。

以Intel H57晶片組來說,目前並不包含 USB 3.0的支援,主機板廠商多半增加一顆 USB 3.0的控制器,加上原有晶片組對USB 2.0 的支援,便可以提供多組USB連接,例如華碩 採用的是NEC D720200F1控制晶片。而另外像 WD MyBook 3.0外接式硬碟在包裝中搭附了採用NEC D720200F1控制晶片的介面卡,Buffalo 也推出了同樣採用NEC D720200F1晶片的USB 3.0擴充介面卡。

USB 2.0規格的理論速度為480Mbps,換 算為MB/s的單位則為60 MB/s,不過效能實測 的結果通常有一半的折扣,一樣的情況也發生 在目前的USB 3.0。


▲ CrystalDiskMark與VHD虛擬機器檔案複製時間實際測試結果。

編輯部這次測試了三款USB 3.0的外接硬 碟進行測試,USB 3.0規格速度是USB 2.0的10 倍,實測下則為4倍左右,如果是SSD則可能 達到5倍,USB 3.0儘管不像規格標示的數值, 但已經節省了相當多的時間。就像我們測試的 6.98GB虛擬機器檔案,採用USB 3.0介面時意 味著你將省下更多的時間,幾乎是由原本的4 分鐘等待變成1分鐘!如果你採用速度更快的 SSD,那麼只要50秒就能夠做完這件事,從測 試數據來看,過去透過USB傳送的SSD速度被 限制在USB 2.0的速度而跟一般的USB硬碟一 樣,但在改用USB 3.0之後,外接式的SSD能夠 提升並超越一般外接硬碟的效能!

目前大部分的平台與周邊以USB 2.0為 主,按照規格理論上USB 3.0的傳輸速度可以 比USB 2.0快上10倍。但儘管我們已經知道USB 3.0肯定傳輸比較快,但在實際狀況下到底會 快多少呢?我們同樣以單一6.98GB VHD虛擬機 器檔案分別嘗試將Buffalo的外接硬碟以USB 3.0 及USB 2.0做不同連接,在USB 2.0的連接下花 費「3分半」左右,而透過USB 3.0時,則僅花 費約「1分鐘」。

好吧~USB 3.0這麼美妙,為何不把主機 板上所有的USB埠都換成USB 3.0呢?根據華 碩表示,USB 3.0除了提供更快的傳輸率,也 提供了更大的電流,由USB 2.0時的500mA增加到USB 3.0的900mA。如果用USB 3.0來對手 機充電速度會加快,但這也意味主機板需要更 大的電流供應,因此要在電路設計上需要進一 步的最佳化,尤其在筆記型電腦更是如此。目 前配備USB 3.0的筆記型電腦大多只有一個USB 3.0埠,但華碩也表示已經在評估其他USB 3.0 晶片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在年底以前發佈新的 作法。


SATA3規格不用追
USB 3.0最好馬上擁有

就處理器來說,Nehalem微架構帶來了許 多效能上的增進,以32nm製程的Core i5-661的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得分約3500,這樣的 評分相當於是過去四核心Core 2 Quad的效能, 而即使是入門版Core i3-530也有超越過去Core 2 Duo E8600效能表現的實力。除了一方面效 能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由於Windows 7比 Windows Vista帶來更好的效能,我們幾乎可以 說不管你買怎樣的機種搭配都能夠達到成 本及效益的目標,也就是現在是升級的好 時機。

Intel近年來的Tick-Tock策略相當落實, 微架構的進步或製程的進步幾乎都如預定時 間表推出,也就是說,在32nm的Westmere處理 器推出後,接著將是微架構的進化(目前已 知為代號為Sandy Bridge)。Intel新一代的Core i3/i5系列整合了繪圖功能,這樣的桌上型處 理器很可能是企業會選擇導入的桌面系統的 基本配備,尤其如果需要新一代vPro功能(Intel Core vPro),採購標的更會直接指向Core i5加 上Q57晶片組的組合,新一代Intel Core vPro技 術除了具備Core i系列處理器的基本功能外, 還包括:KVM「鍵盤-視訊-滑鼠」(keyboardvideo- mouse)、遠端加密管理(Remote Encryption Management)、新資料和資產防竊功能。

而在傳輸規格的部分,對於把手邊工作 主要放置在隨身硬碟中的朋友來說,USB 3.0 可以提高相當多的效能,的確是值得儘快升級 的規格,而目前SATA3對效能提昇則有限,並 不用急著升級。



【原文刊載於RUN!PC雜誌:2010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