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 ,人工智慧加速心血管疾病診斷
文‧圖/科技部巨量資料應用推動辦公室 2019/1/25 上午 09:29:22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根據台灣衛福部106年死因統計,心血管疾病在台灣位居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共奪走20,644條寶貴的性命,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近年來,只要民眾曾接受電腦斷層掃描,醫師便能從中看出心血管的問題,卻因為自費掃描不普及、影像後製耗時等因素,無法即早發現與治療。為了與時間賽跑,更及時拯救更多生命,台大建置全球最具規模的跨模組心臟科醫學巨量資料集,透過AI訓練,能更快速診斷心血管疾病、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模式建議。
傳統手動對位曠日廢時!人工智慧全自動對位從20分鐘到2秒,效率大幅提升
用來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醫療影像多元,例如用來解剖冠狀動脈構造的冠脈斷層攝影、用在了解心肌血流功能的心肌灌注掃描、心導管攝影、血管內超音波等等。根據不同作用,患者接受不同機器掃描,而不同機器掃描的影像,皆有不同的空間座標,無法直接融合,需要醫師人工對位來回檢驗。一直以來,以傳統手動對位,不僅曠日廢時,分割心肌再與心肌灌流影像融合,亦受分割好壞與雜訊影響。這些不利因素,都是醫師與死神拔河時的巨大絆腳石!
有鑑於此,台大建置全球最具規模的跨模組心臟科醫學巨量資料集,透過AI訓練與六大類心臟影像資料庫,醫師能快速診斷心血管疾病。透過專業醫師對位資料庫訓練人工智慧,將冠脈斷層攝影與心肌灌注掃描在3D空間中直接串聯,進行全自動對位,可在相同3D座標共同判讀。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傳統比對血管阻塞位置需花20分鐘,但人工智慧僅需2秒鐘就能完成工作,同時透過AI系統協助對位,準確度達九十九%。AI大幅減輕醫師負擔,協助醫師更精準判斷病情,並給予更有效的治療。
該資料集由台大暨八大醫學中心放射科、心臟科、及核醫科超過40位醫師,在嚴謹的品質管控機制,並經倫理委員會核准之下,預計3年在1,200萬張影像上,進行符合國際準則標註,目前已經完成450萬筆。而連結資料可發揮更大價值,甚至用於產生未來AI訓練資料,未來可以降低更多心血管疾病帶來的風險,並拯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