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
|
PCDIY!
|
旗標圖書
|
旗景數位影像
|
讀者服務
首 頁
即時新聞
業界動態
最新活動
企業採購
精選文章
線上教學
品牌活動
程式碼下載
雲端運算智庫
最近新增的
資訊人語
由實務角度構思企業雲端導入
別讓資安政策虛有其表
資通訊產品競爭力關鍵—雲端碳足跡服務
釐定DLP資料防護的概念
Hypo以Mac為基礎發展雲端服務
雲端運算的新服務
Bechtel將雲端運算運用到了極致
從雲端運算邁向共享服務
永不自我設限的呂青鴻
專訪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
中原大學校務資訊系統優化的秘訣
免費服務如何獲利? Google放長線釣大魚
IT創意特攻隊-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
前進大中華 精誠訂下四大目標
永慶房仲影音宅速配的幕後功臣
最多人點閱的
資訊人語
一日程序員 終身程序員-李智樺
Hypo以Mac為基礎發展雲端服務
從雲端運算邁向共享服務
雲端運算的新服務
Bechtel將雲端運算運用到了極致
免費服務如何獲利? Google放長線釣大魚
永不自我設限的呂青鴻
專訪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
帶動IT產業TCA壓寶WiMAX
中原大學校務資訊系統優化的秘訣
掌握角色定位 資策會續推科技化服務
放下機會財 宇瞻專注產業本質
IT創意特攻隊-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
永慶房仲影音宅速配的幕後功臣
新光人壽通過CMMI Level 3
資訊人語 - 企業專訪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aceBook
為台灣產業打基礎 技術處要看得更遠
文/何佩珊
「我希望將來科專也能夠做產、官、學界三方的整合,整合成一個團隊,就像學研計畫一樣。」吳明機說。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認為,協調能力、長遠的視野、執行力、國際化和兩岸關係是技術處必須要面對的幾大挑戰。尤其在兩岸合作方面,他強調台灣絕不能只是一味的做科技保護,而應該適度平衡兩岸資源。以車載資通訊產業來說,就會是兩岸資源互補,共同發展的好機會。
吳明機是經濟部技術處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處長,不過從工業局技士做起的他卻有十分完整的資歷,對產業趨勢發展也有相當深入的認識。而他表示,因為在接任處長之前他擔任的正是副處長一職,因此對於現行政策一直都有參與,所以前任處長杜紫軍任內所訂定的計畫,在未來也不會做大方向的改變。
然而,雖說過去的政策因為他自己也參與其中,所以工作多能很快上手,但他表示,在這個位置還是有一些挑戰是必須要面對的。當然,不論在公部門還是私人機構,其實協調都是最容易遇到的問題,而除了這個問題之外,他認為自己還有幾大挑戰要面對。
長遠的視野&執行力
首先,他認為培養自己和整個部門的Vision(視野)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技術處所做的工作都是要為未來產業奠定基礎,因此他們一定要多去想未來對台灣有利的事,所以會提出一些研究計畫或建立智庫、去篩選未來台灣可能發展的科技、甚至要思考未來可能的產業情境。「這其實是很難的。」他說。
然後就是執行力的問題。他舉例,以過去科專的執行來說,法人、業界和學界這三個領域就好像三塊鐵板一樣,雖不能說是互不往來,但實際上確實是缺乏共同合作。「我希望將來能夠做三者整合,整合成一個團隊,就像學研計畫(學研聯合研究計畫)一樣。」吳明機說。
學研計畫是技術處在爭取四億五千萬振興經濟方案預算時所提出的計畫,最初他們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夠不僅僅是做公共建設,也能包括人才的培養、人力素質的提升,因此這個計畫就是要做學術界和研究機構整合型的研發計劃。
他表示,這個計畫其實是偏向就業導向的,譬如企業每申請一百萬元,就會被要求要新聘幾個研發人員。總共申請的家數共多達630多件,若都通過將需要90多億元,但預算經立法院刪減後,技術處最終只得到19.8億元的經費,也因此最後審查通過率只有20%。
此外,吳明機認為國際化和兩岸問題也是很大的挑戰。
國際化斷層
「國際化是台灣的一大隱憂。」吳明機說,過去台灣的科技產業曾經有過快速的發展,而其中的很大的原因在於當時有大量的留學生歸國,但是在1990年之後,台灣留學生的數量愈來愈少,也造成台灣對於國際科技新知的接收出現了斷層。 所以他認為需要有一個研究機構來扮演這樣的角色,而這也是他們在思考的方向。他表示,現在他們也正在和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爭取進行一些國際合作。
兩岸資源互補
至於兩岸之間的話題近來相當熱門。吳明機認為,兩岸之間的合作對台灣的經濟一定會造成衝擊,當然他們也希望長期來看能對台灣產生正面的影響,不過究竟是好是壞他也不敢說,「但至少會是一個機會。」他說,而把兩岸關係先正常化是一定要先做的,要變成一個正常經濟體,才能避免台灣被邊緣化,避免很多知識的流動被擋住。
吳明機強調,台灣不能只是一味的做科技保護,而應該適度平衡兩岸資源。「將來如何去平衡彼此的資源,將會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環節。」他說。
政府近來大力推動的車載資通訊就是一個兩岸共同合作的好機會。吳明機表示,現在中國車輛成長的速度非常快,從今年三月開始就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一年約有高達一千萬台的產量。不過,中國現在的問題在於產業設計的實力較弱, 車雖然生產得多,給人的印象卻不是很高階,所以中國也在為車子尋找更高的附加價值,而這也就是可以和台灣互補的部份。
車載資通訊的領域因為有很多先進國家的車廠和ICT業者都已經有長期結盟的關係,台灣很難打進去,該怎麼切入第一線供應商一直是重大的課題。但是中國大陸對台灣來說就不一樣了,因為中國等於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台灣廠商可以在第一線供應商還沒切進去之前先卡位,如此一來,跟中國談合作的機會也就比較大。
「台灣IT最好,大陸車廠最多,兩者在車載資通訊領域可以做很好的互補。」吳明機說。
回首頁...
關於RUN!PC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讀者服務
|
雜誌訂閱
|
出刊&補寄時間
-- Copyright© FLAG INFORMATION CO., LTD. 旗訊科技(股)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圖文著作權所有 未經授權 不得任意轉載使用 --
-- 請使用1024*768螢幕解析度,IE 7.0或firefox 3.0以上瀏覽器,以達到最佳閱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