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RUN!PC粉絲團
 
即時新聞 - 軟體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aceBook
 
ERP維護合約 停、看、聽
 
【文/倪慈緯】2008/7/3 下午 05:19:01

企業購買ERP時,通常每年費用約佔軟體授權費的15%~22%。簡單的說,平均支付五年的維護費用就可以買一套新的ERP軟體了!
一般來說,企業購買ERP時,通常在專案實施前,就會在合約內詳載維護費用(Maintenance fee),這筆費用因為廠商與合約不同而所有不同,通常每年費用約佔軟體授權費的15%~22%。簡單的說,平均支付五年的維護費用就可以買一套新的ERP軟體了。

維護費用通常是每年支付,ERP大廠Oracle的維護費用大約是22%,而SAP以往收費約為17%,但是從今年起要開始漲價了,SAP在年初宣布今年新購買SAP ERP 6.0的客戶,都要支付22%的維護費用,而既有客戶是否在明年還能維持17%?SAP並未將話說死,畢竟,舊客戶的繳費時間大都集中在明年初,SAP也不急著這麼早宣布,不過這已經讓台灣許多大型企業開始擔心,也讓SAP的經銷商十分頭疼。

SAP台灣以漲價是全球的策略,台灣分公司沒有辦法違背公司政策為由,堅持在呈報給國外的報表上必須是22%,並且SAP也宣稱,維護費用上漲,是因為新增了許多全球性的支援服務與軟體,所以企業可以得到更多的服務,但是,至今仍有許多想要採買SAP ERP的企業,還是尋求取得談判協商的籌碼,畢竟,即使SAP的產品向來以嚴謹著稱,但ERP的廠商也不只一家,至於檯面下是否還有讓步的空間呢?可能還是需要考驗CIO的協商技巧與實際需求,當然也有企業將腦筋動到協助銷售的經銷商頭上,因為還有些折扣與服務費用是由經銷商來收取。

在IT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這筆巨額的維護費用,往往是許多軟體廠商的主要收入,當然也在許多企業的IT預算中佔比頗大。站在軟體廠商的角度,業者致力研發讓產品升級與提供維護服務,收取這筆維護費用是理所當然;但從企業的立場來看,若是ERP整年沒有都任何問題,產品穩定就好,也不需要升級,在半強迫下支付這筆費用就是當起冤大頭,變得十分不合理。

再者,經濟不景氣讓IT預算被縮減是不爭的事實,在企業必須勒緊褲袋過活的今天,這筆為數可觀的維護費用,自然也成為企業不得不刪除的預算。力特光電資訊處經理蘇家興表示,軟體使用到某種程度,也不需要太過強調增加新功能,在企業IT預算被刪減時,已經上軌道的軟體或系統,在維護費用上也是能免則免。

[企業自行找資源]
所以,有些企業在所需應用模組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會選擇停留在舊版本上,開始拒絕支付維護費用,願意承擔產品淘汰後,所帶來的風險;也有些企業,乾脆養一堆人,加買一些IT業者的服務,自給自足,不再依賴原廠的服務,據了解,像中國信託目前ERP就停留在SAP ERP 4.0,除了自己維護外,也購買IBM的服務,並不再支付SAP每年的維護費用。

不過大企業像中國信託的這種例子,還是少數,因為要離開ERP大廠的維護,沒有幾家企業接的下來,加上ERP廠商也有規定,對於過舊的版本是不提供支援與維護,企業一旦停掉維護費用卻發生ERP上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除了必須補齊停掉時間點的所有維護費用外,另外每年還要再多付延長維護費用(Extended Maintenance),像SAP ERP就要再多2%的延長維護費用。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顧問經理許書恒表示,由於每個版本多少有些不同,所以都需要有維護的人員,因此,SAP維護團隊必須推著客戶不斷的往前走,才能維持一定的維護團隊。太舊的版本,ERP廠商也不見得有技術人員可以幫忙維護,像SAP ERP 4.6的支援期限到2006年底,現在已經不賣維護合約,而ERP 4.7的支援則到2009年為止,ERP 5.0則不賣新的授權合約。不過這些只是通用條款,私底下,還是有資訊服務業者繼續提供ERP 4.6的支援,SAP自己也承認,當初剛開始進入台灣市場時,所談的合約內容都比較寬鬆,所以企業使用ERP的版本跟當初洽談的合約內容,將是企業協商的主要關鍵。

IDC研究經理曹永暉表示,ERP每年的維護費用過高,早就造成企業營運上的困擾,所以還是有不少企業選擇停留在舊版本,雖然原廠一直使用一些半強迫性的手段,但許多企業仍不願升級,繼續停留在4.0左右的版本,特別是比較小的中小企業,與在企業應用模組上變化不大的企業。此外他還提到,SAP由於在ERP這裡早就站穩腳步,所以這幾年也希望能夠藉由NetWeaver來串起整合和應用平台,也就是要擴大Middleware(中介軟體)這塊市場。這點可以從過去走專屬語言ABAP的SAP,現在也開放其他語言可見端倪。SAP解決方案協理陳平佳指出,SAP在ERP 4.7版本以後支援Unicode,在ERP 5.0以後支援Java。

[升級需要助力]
由於ERP系統的升級必須耗用大量的人力及時間,企業通常不會貿然進行改版,但是遇到法律或是管理上的問題,就會有升級的考量,像美國前年規定上市的公司必須要做合併報表,旺宏跟台積電就因此考慮升級到SAP ERP 6.0,這是因為法律上的規定而有升級與整合的需要,而廣達最近從SAP ERP 3.0升級到6.0,則是因為企業內有整合BW(營運資料庫)的需求。

ERP升級,除了改版作業在人力及時間等工程浩大外,新版本通常都需要更大的CPU或記憶體等硬體的效能,所以在硬體方面也需要升級,像東元電機升級到ERP 6.0,光在硬體上就買了200~300萬的HP NT伺服器。許書恒表示,系統升級一定會帶給硬體更大的負擔,SAP ERP會因為版本不同,硬體上的升級需要也會不同,從ERP 4.6升級到4.7,大約有30%的硬體升級需要,而ERP 4.7升級到5.0,則有10%以上的需要,從ERP 5.0升級到6.0也是有10%以上的硬體升級需求。陳平佳表示,每個版本的硬體升級需求,大約都有10%左右的需要。

HP企業伺服器暨儲存設備事業處總經理廖仁祥表示,過去有超過一半的SAP客戶買HP的伺服器,他十分看好從ERP 4.6升級ERP 6.0這波硬體採購風潮,也認為HP在基礎架構這方面的顧問團隊實力比其他競爭對手都還要堅強。許書恒則表示,在台灣SAP ERP使用的伺服器,大約有25%是走Wintel(微軟及英特爾)路線,其他大都是Unix的平台,並且以製造業居多,他強調,在Unix上所使用的伺服器,當然是以IBM居多。

列為SAP台灣前十大客戶,同時也用了SAP ERP超過十年的台達電子,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也有升級到ERP 6.0的計畫,台達電子資訊處長朱漢安表示,升級ERP要用哪家的硬體或機器,廠牌並不是主要的因素,廠商各有強項,主要還是從效能、成本、服務與廠商的承諾等因素來考量。

[掌握籌碼立於不敗]
「在與IT廠商簽合約時,我只看兩件事,一個是要花多少錢,另外,若是不用系統了,要怎麼跳出來?」前四季酒店CIO,最近剛到趨勢科技擔任全球資訊服務部副總裁的胡慎寬指出。
趨勢科技自己也是軟體業,也在賣軟體,同樣也收取一定的維護費用。

胡慎寬指出,雖然趨勢科技的自製能力很強,但也買Siebel的CRM與Oracle的ERP,在Oracle買下Siebel後,也面臨系統整合的問題,他表示,一個系統買了之後,要跳出來是很難的,但是若是跳不出來就會被綁死,企業如果不想任軟體廠商宰割,就要看企業和廠商的關係,不僅要了解廠商在產品上的談判空間,也要能衡量跟估算,自己的維護能力,有沒有可以代替原廠的籌碼。

胡慎寬表示,企業內若沒有行家,軟體合約像是天書一樣難懂,所以在趨勢的資訊部門中,負責和廠商談判的人員,也有許多來自微軟或Oracle等原廠的,深知廠商談判的籌碼與業績的壓力,只要知道廠商的談判空間,就可以產生協商機制,他強調,談判是要互相的,像軟體廠商的收入大都在維護費用,但是在顧問服務上,卻有很大的彈性,另外,關鍵系統一定要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讓廠商所操縱。
   
更多新聞
.【軟體】 AI成關鍵 微軟助加速轉型
.【軟體】 App檢測V3.1 台灣安全標準
.【軟體】 VMware推新方案 助基礎架構現代化
.【軟體】 AI應用發威 SAS 台灣持續成長
.【軟體】 微軟攜手KKBOX Group 啟動全球戰略
.【軟體】 西門子攜手夥伴 共構數位台灣
.【軟體】 助企業轉型 Google Cloud三大面向著手
.【軟體】 區塊鏈大會 鎖定應用生態系
.【軟體】 AWS Startup Day Taipei 2
.【軟體】 Parallels Desktop 15上市 支